学校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人:时间:2020-07-01浏览: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7   学科门类:工学(08)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本一级学科下设目录内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五个二级学科和目录外一个自设煤化工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备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条件,已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有教授16人,副教授2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0人。近年来,本学科主要围绕传质与分离工程、催化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能源化工、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和应用化学技术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省市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在煤化工、新材料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二、适用学科

1.化学工程

2.化学工艺

3.生物化工

4.应用化学

5. 工业催化

6. 煤化工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全面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体要求是: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利益;遵纪守法、情操高尚、学风端正;具有很好的协作精神。

2)掌握坚实的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1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外文摘要,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应用开发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创新性,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发表正刊学术论文1篇以上。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能适应本专业工作需要。

四、学制及学分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

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学期间应修33~35学分,其中必修环节3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适用学科

选课要求

学位课

公共课

0020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36

2

2

002019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002004

基础外语(上)

108

2

1

002005

基础外语(下)

108

2

2

092103

专业外语

32

1

2

基础

理论课

002008

数值分析

44

3

1

092001

传递过程原理

32

2

1

092002

界面化学

40

2

1

专业课

092003

高等反应工程

32

2

1

092004

高等分离工程

32

2

2

092005

高等有机合成

32

2

2

非学位课

校内

公选课

092100

创新研究

20

1

1

任选

1门

002007

第二外国语(日、俄)

70

2

1

专业选修课

092006

化工最优化方法

32

2

1

从专业选修课中选修8-10学分

092007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32

2

2

092008

现代煤化工

20

1

1

1,2,6

092009

能源化工导论

32

2

2

1,2,5

092010

催化原理

32

2

2

092011

化学反应器原理

32

2

1

092012

生物资源与转化

32

2

2

1,3,4

092013

煤基材料

32

2

2

1,6

092014

功能高分子材料

32

2

1

092015

现代测试技术

32

2

1

092016

新型分离技术

20

1

2

1,3,4

092017

材料化学

32

2

2

092018

流态化理论与应用

32

2

1

1,6

092019

配位化学

32

2

2

092020

聚合物分析

20

1

2

3,4

092021

纳米材料与技术

32

2

1

092022

表面活性剂及应用

20

1

2

2,4

002014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002015

实践活动

1

002016

学术活动

1

002030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1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分离工程

同等学力或专业跨度较大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至少补修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2门,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安排随本科生听课(任课教师计工作量),并参加考试,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记学分。

六、学位论文

具体要求参照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名:             日期:

学院公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邮编266590 鲁ICP备09051012号